HH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HH小说网 > 谢邀,我是下凡渡劫的,不升仙 > 第22章 第 22 章

第22章 第 22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秋高气爽,田地里一片片的高粱在微风中摇曳着,今年的收成不错。

辛夷在家炮制药材,再有三天就要离开村子了,有些药材不禁放,需要炮制好才能不失了药性。等她将院子里的药材都按类分捡好,日头已经老高了。

村子里陆续升起了炊烟,各家各户都开始做午饭了。辛夷也暂时放下手中的药材,准备做午饭了。

她走进灶屋,看见灶台上还有不少腊肉和腌制的野味,这些都是看病的村民们送来的。

辛夷与辛父来到尕庄村已经一个月了。

这一个月来,辛父解决了不少村民多年的顽疾。说是顽疾,其实是小病没有及时治疗给拖的。

尕庄村离镇子远,村民们去镇上就医麻烦的很。加上生活也没那么富裕,有些小病小痛的,就都想着挺过去,就拖成了顽疾。虽不致命,却也难受。

辛父在村子里看病,见村民们日子不富裕,几乎不收村民的诊金。然而尕庄村民风淳朴,村民们过意不去,多少会给一点,辛父也不拒绝。不过大部分都是送些家里的吃食,或是地里种的,或是上山猎到的,多少会送点过来。

辛夷从小跟随辛父四海行医,诊金都是随缘的,条件不好的,还要倒贴药材。不过辛父医术好,经常也能碰到富户,诊金给的很是丰厚,只要不是太离谱,辛父是给多少就接多少,所以父女二人日子过的还算富余。

看着灶台上的肉,辛夷决定中午多做点,阿爹早饭只吃了一块烧饼就上山采药了,回来肯定饿了。

等辛夷做好饭,已经日上中天了,见阿爹还没回来,便决定继续处理药材。只是等她将一筐药材都处理好,瞧着日头,感觉都未时了,阿爹还没回来。

辛夷一时有点不安,阿爹很少这样,父女二人不论谁上山采药,一般午时左右肯定回了。于是她决定上山找找,说不好撞到了村民打猎布置的陷阱。

父女二人暂居的屋子,离村子聚居地有点远,是村子里废弃不用的一栋低矮的土屋。屋子周边也没有人家,这已经是村子里保存最好的空屋了。

本来村长倒是想让父女二人住在他家,被辛父婉拒了,这里虽偏僻了些,但是没有病人时也讨个清净。

辛夷走了一盏茶的时间才走到村子里,迎面遇到了几个结伴下地的村民,其中一个中年黝黑汉子招呼道:“小辛大夫,这是往哪去啊?”

中年汉子是村里刘三叔的三儿子刘三柱,因着辛父治好了刘三叔的多年腿疾,对辛夷父女很少感激。

辛夷回道:“刘三哥,我爹一早上山采药,现在还没回来,我怕他撞到了陷阱,想着去找找。”

“我陪小辛大夫去吧,要是碰到什么也能帮帮忙。”刘三柱热情的说。

辛夷想着,如果阿爹真的撞到陷阱,伤了腿脚,她一个人也难以处理下山,于是同意了,“好,多谢刘三哥。”

刘三柱摆了摆手:“哎,谢啥,辛大夫治好了我爹,这是应该的。”他跟同行的几人交代了几句,便跟着辛夷上山了。

眼前一片血色,草地上还有不少打斗的痕迹,药篓子里的草药都洒落在地。

辛父倒在血泊里,身上有不少血印子,最为可怕的是,辛父的心肝脏腑被掏空了,像是被野兽咬食了,胸腹处还残留着些许黑红雾气。

辛夷呆愣在那,一时没有反应。

刘三柱一个壮硕的汉子都吓得脸色发白,惊叫道:“是.....是魔物啊!”

辛夷似乎反应过来,一步一步向辛父走去。

刘三柱看她这样,便战战兢兢的想拦她:“小…小辛大夫,这…我们是不是先下山喊人,这魔物不知道有没有走远。”

辛夷躲开刘三柱的手,径自走过去在辛父旁边蹲下,伸手想碰辛父的脸。

刘三柱看她似乎被打击的不正常了,便也克制住恐惧,小心上前。

见辛父的血已经凝住了,颜色也暗沉很多,他松了口气,想着魔物应该走远,一时半会不会回来了。

又看着辛夷面无表情的看着辛父,一时也不好再劝,便说道:“小辛大夫,我先下山喊人上来帮忙,你自己千万小心啊。”说着便马上转身飞奔下山。

辛夷看着阿爹扭曲的面容,手臂也不自然的弯曲着,嘴角处还有血迹,应该是太痛苦自己咬的。

她记得阿爹的脸总是很温和的,有双带笑的眼睛,从小到大辛夷很少看到阿爹变脸,几乎对所有人都彬彬有礼,温和有加。

辛夷擦掉辛父嘴角的血迹,想把阿爹的脸抚平成原来的模样,但是怎么都不成功。便想帮阿爹整理好衣衫,看到阿爹几乎被掏空了的胸脏,残破不堪的衣服,却不知道如何下手。

她想回忆起阿爹平时衣装整齐的样子,脑子跟浆糊一样,怎么也想不起来,有些想发泄,胸口却被堵住似了,怎么也发不出来。

想叫“阿爹”。

想叫阿爹醒过来。

想叫阿爹回去吃饭。

想叫阿爹起来,刘三叔的腿还有最后一贴药没贴呢。

想叫阿爹收拾草药,那么多,一个人收拾不过来。

而且不是说好了,三天后出发去原州府过冬吗?

舌头却跟拔了一样,好半晌,喊了声“啊。”

-------------------

夜幕降临,村子村子里零星几家屋子闪烁着微光。路上黑漆漆的,伸手不见五指。

辛夷跪在灵堂,身上穿着大娘们帮忙赶制的孝服,阿爹也在乡亲们的帮忙下入殓,棺材还是村里村里李大爷给自己备着的,辛父治好了困扰他多年的咳嗽。李大爷说自己还能再活几年,棺材再打就是了。

尕庄村是几十年前逃难聚居的,多是不同姓的,规矩不深,念着辛大夫治好了村里不少人,便让辛父在村子里的灵堂入殓,要是同姓族村,本地灵堂是万万不会让外姓人入殓的。

村长也跟辛夷说了,将辛父葬在村子里的墓地,虽然只能葬在边上,但是也算是村里人,以后大祭,也会有供奉的。

刘大娘提着菜篮子进来灵堂,将饭菜拿出来放在靠墙的矮桌上,招呼辛夷:“小辛大夫,吃饭吧。”刘大娘的小女儿阿英也跟来了,帮着把桌子收拾好。

辛夷站起来,跪的时间长了,有点站不稳,慢慢走到桌边,拿起碗筷。

刘大娘看着辛夷瘦了很多的脸庞,眼含怜惜,这孩子自从辛大夫出事后就一句话没说过,虽说没哭,也再没个笑脸。一直守着辛大夫,也不躺下休息,只是实在困了才会趴一会,幸好还知道喝水吃饭,要不身子就受不住了。

听当家的说,那天大家伙儿上山,看到这孩子就跟失了魂一样的。可不是吗,相依为命的父亲出了这样的事,谁都遭不住。

白日里村长召集乡亲们讨论了下,想留这孩子在村里,大家一起给盖间屋子。再说辛夷的状态看着也让人不放心,这几天乡亲们连番的劝说,她都没回应,就让刘大娘再来劝说一二。刘大娘想着小女儿和这孩子年纪差不多,就把小女儿也带来了,也好说话。

刘大娘看辛夷木着脸吃饭,开口说道:“丫头,乡亲们讨论了下,想着给你在村里盖间屋子,你以后啊,就留在村子里,平日里就给大家治个头昏眼疾的。再给你划一亩地,你也不用下地,大家伙儿一人一锄头就给你一起做了。”

阿英也马上接嘴说道:“对啊,辛夷,你就留下来,衣服鞋袜什么你要是不会,我们给你缝。”

刘大娘:“对,村里有不少跟你一样大的小姑娘,一起也有个伴,以后要是说亲啊,我们也能帮你掌掌眼。”

然而辛夷一直没有给出反应,刘大娘忍不住叹了口气,过两天再说吧,这孩子还没缓过来呢。

等辛夷吃完饭,又回去灵前跪着,刘大娘带着阿英将碗筷收拾好。刘大娘看着辛夷,想宽慰两句,到底没开口,带着阿英走了。

三日后,天清气朗,是个好天气。

今日是辛父下葬的日子。

辛夷全程没有哭,辛父下葬后,便径自回了暂住的小院子,身后开始议论纷纷。

“哎,也是可怜。”

“谁说不是呢,小小年纪就没了亲人。”

“听说她娘是难产而死的,现在辛大夫也死了,这小辛大夫不会克父克母吧?”

“好了,都瞎嚷嚷什么呢?饭都堵不住你们的嘴!”

被村里老人呵斥后,背后嘀咕的人也不敢再说话了。

辛夷坐在阿爹的房间里,茫茫然不知道想干什么。

因为只是暂住,屋子里东西不多,炕上只铺了一层薄薄的棉絮。辛夷想起自己屋里铺的厚厚的床铺,乡亲们富余的棉絮不多,辛父只买到了三床,给辛夷铺了两床,辛夷本想拒绝,但是辛父那会说天还不冷,而且男人火气大,辛夷就没说什么。

突然看到炕上的矮几上有一个小木人,辛夷上前拿起小木人,一下愣住了。

那是辛夷十岁生辰的时候,辛父亲自刻的礼物。

这是一个带笑的小木人,辛父还刻上了辛夷的名字。

辛父将小木人给辛夷时说道:“平安,你看,你以后看都这个小木人就能想起阿爹了。”

平安是辛夷的小名,希望辛夷一辈子平平安安,是为人父母最虔诚的愿望。

辛夷不解:“阿爹就在这,我为什么要看着它想阿爹。”

辛父顿了下:“有时候阿爹有事不在啊,到时候平安找不见阿爹也有它陪着你。”

辛夷一把将小木人甩到地上:“我会一直跟着阿爹,不会找不到,我不要它。”

辛父捡起小木人,赔笑道:“平安不要生气,阿爹会一直陪着平安的,阿爹就是希望平安能一直开心。”

但是辛父在怎么哄,辛夷也没要那个小木人了。

辛夷看着手上的小木人,摸到了背面的“平安”二字,一时怔怔的。

有水滴滴在手上,辛夷抬起左手往脸上一抹,湿漉漉的。

辛夷将眼泪搽干净,心想不能哭,要笑,阿爹最喜欢看我笑了,接着缓缓露出一个笑容。

手上的小木人却一直被泪水冲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