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H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HH小说网 > 牡丹亭新撰 > 第49章 淮泊

第49章 淮泊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秋风瑟瑟,枯黄的树叶如蝴蝶般在风中飞舞,柳梦梅背着包袱、手持雨伞,脚步匆匆地走在蜿蜒的小道上。他眉头紧锁,满心都是对远方的担忧与牵挂。“这世道乱成这样,找条路都这么难!”他轻声嘟囔着,声音里满是无奈。

柳梦梅本是一介贫寒书生,谁能想到,竟与杜丽娘在奇妙的际遇下结为夫妇。两人一同赴京赶考,好不容易殿试交了卷子,却因边境战事紧急,榜期推迟。杜丽娘听闻父亲在淮扬遭遇兵乱,心急如焚,便嘱托柳梦梅沿路打听父亲的安危,还让他带上自己的一幅春容图,好告知父亲自己死而复生的喜讯。

“唉,为了我那娇妻,也为了去探望岳丈,我这一路可真是不容易。”柳梦梅一边走,一边在心里想着。他深知客旅艰难,盘缠都是从杜丽娘墓中所得。那些零碎的宝玩,一时间难以变卖;成器的金银,因带着土气,熔铸后也值不了多少钱。而且柳梦梅整日埋头读书,对银钱的度量一窍不通。一路上,靠着变卖那点东西换来的钱,没几天就快花光了。

好不容易到了扬州地面,却得知岳丈杜宝移镇淮城,而贼兵阻断了道路,他根本无法前进。幸运的是,贼兵后来自行散去,柳梦梅这才得以继续前行。“早知道原本还能在扬州寻欢作乐,像杜牧那般逍遥,做着花月美梦,可谁能料到如今却要奔赴淮城。哪有十万贯缠头,能让我顺风顺水地跨鹤闲游?只能在这破败的荷柳间,伴着渔樵寻找食宿之地,这秋日的凄凉,更添了几分愁绪。”柳梦梅望着眼前衰败的景色,心中满是感慨。他想到自己功名未就,还让深闺中的娇妻苦苦等待,不禁悲从中来:“唉,回首望去,这江南江北,竟全是忧愁。”

走了许久,柳梦梅终于看到了高耸入云的淮城,城下是一条清澈而悠长的淮水。城楼上,挂着丈六阔的军门旗号,大吹大擂的声音远远传来。“看来天色已晚,城门要关了。”柳梦梅心想,“先找个小店住下吧。”

这时,一个店小二模样的人迎了上来,满脸堆笑地说道:“客官,投宿吗?要果酒还是案酒?”

柳梦梅摆了摆手:“我天生不爱喝酒。”

店小二又问:“那柴米总是要的吧?”

柳梦梅回答:“吃了再算钱。”

店小二笑着说:“好嘞,算好了再吃。”

柳梦梅掏出五分花银:“给,这是房钱。”

店小二接过银子,放在秤上一称,突然惊叫起来:“哎呀,银子跑了!”说着便弯下腰四处寻找。

柳梦梅疑惑地问:“怎么回事?大惊小怪的。”

店小二一边找一边说:“客官,银子从地缝里跑了,你看这碎珠子。”

柳梦梅无奈,又拿出几块银子:“这里还有几块。”

可店小二刚接过,银子又“跑”了,如此反复了三次。店小二瞪大了眼睛,指着柳梦梅说:“呀,客官,你原来会使水银啊?”

柳梦梅心中一惊,随即明白了是怎么回事。他在心里暗自思忖:“是了,小姐殡敛的时候,口中含有水银。龙含土成珠能上天,鬼含汞成丹得以出世,这是常理。如今这水银见风就化,当初小姐死的时候,水银也如同死了一般;现在小姐活了,水银也活了。只可惜这神奇的东西,世人都不了解。”想罢,他无奈地对店小二说:“罢了罢了。店主人,你把我的花银都弄没了,如今我一分钱都没有了。这本书是我平日里看的,抵一壶酒钱吧。”

店小二接过书,嫌弃地说:“这书都破了。”

柳梦梅又拿出一枝笔:“再贴你一枝笔。”

店小二还是不满意:“笔都开花了。”

柳梦梅有些哭笑不得,说道:“你这店里往来的客人多,你可曾听过‘读书破万卷’?”

店小二一脸茫然:“没听过。”

柳梦梅又问:“那‘梦笔吐千花’呢,听过吗?”

店小二还是摇头:“没听过。”

柳梦梅笑着打趣道:“真是可笑,说了这么多,都像是一场闲话。这破诗书万卷,笔蕊千花,原不是换酒的东西。”

店小二也跟着笑了起来:“都说‘神仙留玉佩,卿相解金貂’。”

柳梦梅好奇地问:“你说金貂玉佩,那是从哪儿来的?有朝一日,我若把这学问货与帝王家,金貂玉佩又怎能与我的学问相比,这书可是无价之宝。你还不知道吧,便是那千金小姐,也会心甘情愿地嫁给有学问的人。一朝成为朝廷重臣,也会对有学问的人恭敬有加。”

店小二挠了挠头,问道:“要学问有啥用?”

柳梦梅一本正经地说:“读书人能用笔平定天下。”

见店小二对书和笔都不感兴趣,柳梦梅又拿起雨伞问:“那这把雨伞可好?能抵房钱吗?”

店小二撇了撇嘴:“天下雨呢,你没了雨伞怎么走?”

柳梦梅无奈地说:“那明天不走了。”

店小二惊讶地说:“那你岂不是要饿死在这里?”

柳梦梅灵机一动,问道:“你认识淮扬杜安抚吗?”

店小二连忙点头:“谁不认识啊!明天还要吃太平宴呢。”

柳梦梅挺直了腰板,说道:“我便是他的女婿,来探望他的。”

店小二一听,顿时满脸惊讶,语气也变得恭敬起来:“幸好相公你说得早,杜老爷早就发下请书了。”

柳梦梅心中一喜,忙问:“请书在哪里?”

店小二热情地说:“我带相公去瞧瞧。”说着,便要帮柳梦梅背褡袱和雨伞。

两人走着,柳梦梅又问:“请书到底在哪里?”

店小二指着前方的一张告示说:“兀的不是!”

柳梦梅一看,无奈地说:“这是告示居民的,不是请书。”

店小二凑近看了看,挠挠头说:“就是这个呀。你瞧!”

柳梦梅念道:“禁为闲游奸诈。杜老爷是巴上生的:‘自三巴到此,万里为家。不教子侄到官衙,从无女婿亲闲杂。’这句单指我吧:‘若有假充行骗,地方禀拿。’下面说你了:‘扶同歇宿,罪连主家。为此须至关防者。右示通知。建炎三十二年五月日示。’你看后面安抚司杜大花押,上面盖着一颗‘钦差安抚淮扬等处地方提督军务安抚司使之印’,颜色鲜明。”

店小二一听,脸色骤变,忙说:“相公,相公,你在这儿歇着,小人告回了。‘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家屋上霜。’”说完,便匆匆离开了。

柳梦梅望着店小二离去的背影,心中一阵凄凉,忍不住哭了起来:“我的妻啊,你怎知丈夫我到此是如此的凄惶。”他抬起头,四处张望,突然看到前面有一座房子,门上写着四个大字:“漂母之祠。”

“怎生叫做漂母之祠?”柳梦梅满心疑惑地走上前去,只见墙壁上题着:“昔贤怀一饭,此事已千秋。”他恍然大悟:“原来这是前朝淮阴侯韩信的恩人啊。我想想,那韩信不过是个假齐王,尚且有人给他一顿饭吃,我柳梦梅可是个真秀才,想要杯冷酒都这么难!这漂母如此仗义,我当拜她一千拜。”

柳梦梅恭恭敬敬地对着祠堂拜了下去,口中念念有词:“垂钓楚天涯,瘦王孙,遇漂纱。楚重瞳较比这秋波瞎。太史公表他,淮安府祭他,甫能够一饭千金价。看古来妇女多有俏眼儿:文公乞食,僖妻礼他;昭关乞食,相逢浣纱。凤尖头叩首三千下。”

拜完之后,天色已晚,柳梦梅便在祠堂的廊下睡了一晚。第二天一大早,他便起身准备去杜府,却发现没有水梳洗。正在发愁时,天空下起了雨,他苦笑着说:“好了,这下有雨水可以梳洗了。”

在这个乱世之中,柳梦梅怀揣着对家人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期望,继续踏上了他的寻亲之路,他不知道前方还会有怎样的艰难险阻在等待着他,但他心中的那份执着和坚定,从未有过丝毫动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