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周太傅与吴太尉分别传话,定下了最后的人选。
没过几日,便有诏书送到各家府邸,相互打听过后,便知道了伴读的名单。
男童选了周氏周俊才,周氏赵瑜,冯氏冯震,女童这边,孟氏孟五娘,邵氏邵容,以及杨氏杨洛霞。
“冯震?”
这份名单中,唯有冯震与杨洛霞出乎众人预料。
邵氏大张旗鼓投靠吴太尉,正好吴太尉家中没有适龄女童,邵容又有神童的名头,势必会推邵容上去。
孟五娘则是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是几大顶级世家一致推了她,周俊才与赵瑜只靠家世就不可能落选。
唯有冯杨二人,家世不显,名声不显,才学不显,怎么偏偏选了这两人。
“冯氏……应当是吴太尉的人。”
邵明竹沉吟片刻,他仿佛在吴太尉府中见过冯氏之人,只是不太确定。
如此,只有杨洛霞不知为何被选中。
不过两家是姻亲,不管因何选中,总归是好事,互相道贺之后,便开始准备伴读的行头。
两个女婢,邵容就选了春花春月,衣裳有杨氏安排,书籍与笔墨纸砚有邵明竹安排,各种事情分派下去,邵容竟然成了闲人。
伴读事毕,她也不用再闷在府中,便带着部曲出门拜访不久前交到的好友。
先去叶氏府邸去找叶关心玩了两天,说是玩,最后总是被拐到书房做题,邵容有点顶不住,第三天就溜了,趁着最后玩乐的时间,又跟着杨氏去了杨府。
跟着杨洛霞去她房间玩,发现她竟然已经开始学女工,也兴冲冲要来针线开始霍霍。
一通乱秀,对着参差不齐的抽象线条,老实了。
吃过饭,杨氏跟嫂子和侄媳妇们唠嗑,便听有人笑眯眯:“听仆从说,容娘要了针线,做成什么样子了,让婶婶看一看?”
邵容眼睛也不眨地说:“还没做好呢,等容娘做好,就送给婶婶玩。”
那婶子笑眯了眼,揉揉邵容的脑袋说:“好好好,婶婶就等容娘的礼物了。”
杨洛霞看都不敢看自家婶婶,生怕自己把邵容暴露了,她明明看到,容娘把那个烧掉了,还得意地对她说,这叫毁尸灭迹。
回去的马车上,杨氏笑看邵容:“我都不知,你何时学会了女工?什么样子,拿来给我看看。”
邵容嘿嘿一笑,比划了个手势:“处理了!”
杨氏默然,小孙女总是在奇奇怪怪的地方特别要面子,小时候刚开始学写字,作为初学者来说,能看清楚笔画已经很不错了,可小孙女还是被丑得皱着鼻子,一下课就全都烧了。
当时邵林肃非常不赞同她的做法,毕竟对于文人来说,需敬纸惜纸,怎么能像柴火一样都塞进炉灶里呢?
但邵容振振有词,大夏天谁还专门起个火炉烧纸啊,不嫌热得慌?
此后再也不提,直到邵容的字练得能见人了,炉灶里才没了纸屑灰。
杨氏换了话题,说:“说来你这个年纪,也该开始学女工了,别的且不说,缝缝补补总要会的。”
她知道让邵容学那些绣花儿什么的,她肯定有话说,可缝缝补补这种简单不费事的,她必然愿意为了哄她学一学。
果然邵容满口答应。
接下来几天便在家跟着婢女学一些简单的缝补技能,学了几天,就自己宣布已经出师,然后丢了针线篓子,拿起弓箭就跑没影了。
杨氏听了婢女回禀,也只摇摇头说:“随她去吧。”
也许是被邵林肃满口神神鬼鬼影响到了心思,对于邵容,他们无法将之当做一个普通女童来看待。
一晃到了进宫伴读的日子。
邵林肃送邵容进宫,因为随了前朝的休沐,并没有带多少东西,只是日常所用的物件,一些衣物以及零食之类。
说来不算多,但也洋洋洒洒装了一马车。
其实最开始家里人一副要把她房间搬空的架势,还是她死拉着,只让简单收拾一些能用的就是。
邵容本来以为是家里第一次伴读,有点太郑重了,毕竟上九天学休息一天,带这么多东西不是很夸张嘛。
只是看着排在她前面检查的车队,感觉自己还是保守了,这架势,至少得是在皇宫常住吧。
她探头看前面的马车,认出马车上周氏的标志。
又往后看,赵瑜排在她后面,比不上周俊才的,但也比她的东西多得多。
邵林肃笑了下,示意她好好坐下。
邵容吐槽:“至于嘛,不知道的还以为这辈子在里面安家了。”
合着她东西这么少才不正常?
“你想想你明竹叔刚来咱们家的样子。”
邵容瞬间理解了。
但还是在心里暗中骂了句:臭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