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H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HH小说网 > 带着智能厨房穿汴京(美食) > 第24章 果子

第24章 果子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那小娘子见梁琪来,忙起身行礼:“梁小娘子,还未恭贺你升迁之喜。”

梁琪觉得这小娘子虽是个洗碗匠,说话却文邹邹,像书香世家的小姐,笑说:“小娘子这么快就知道啦?”

“在下姓丁,单名一个渠字。”丁小娘子说,“司局都在说厨司有位梁小娘子,从备菜丫头一跃成了铛头儿。”

这样的事可不常见,足够在司局成为一段时间的谈资了。

梁琪道了谢,问道:“丁小娘子,你阿娘怎么样了?”

丁渠便说了家中的境况。

昨日她匆匆赶回去时,阿娘竟又发烧了,孤独地躺在床上无人照应,好在她即使赶回去,搀扶着阿娘去找郎中救治,郎中施诊后,阿娘的病情好了许多,又吃了药,到今儿早上已经退了烧。

她心里感激梁琪,若不是梁琪昨儿帮忙顶着,说不定阿娘的病会进一步恶化,到时候就不好办了。

阿娘让好好谢谢人家。

家里虽然落魄了,但做人的礼数决计不能少。

梁琪让他不用客气,玩笑着说:“要不你攒起来到时候一并谢我?既然你阿娘的病还没好全,就先回去吧,这里我再帮你顶一回。”

丁渠当然想回去照应母亲,可总不能一而再再而三地麻烦人家姑娘,便推拒道:“不不不,郭府的宴席已经持续三日,好不容易结束了,你也该回去看望家人才是。”

梁琪一想到家里两个小的便笑了:“我家中此刻定是无人,至少要到傍晚时弟妹才会归家,所以你不用愧疚。”

丁渠还想说什么,梁琪紧接着说:“今日发了工钱,你回去时别忘给你阿娘买些吃食,她一高兴,兴许病就好了。”

丁渠思索再三,起身又行了个叉手里,感激道:“梁小娘子的恩情,丁某将来定还。”

梁琪帮人家纯属是助人为乐,没指望还,挥挥手语气松快道:“快走吧。”

丁渠走后,她便比着昨日如法炮制,把碗碟都扔进洗碗机中,轻轻松松干完洗碗的活计。

还乐观的想,这洗碗机就和刀剑似的,不磨不利,时常用一用,还有利于保养呢。

天擦黑时,台盘司的活计完成了,梁琪也背上小包袱,回了家。

晚饭照常是在蔡河河市上买的新鲜吃食,回到家,果然梁元也买了吃食,正好放在一起吃。

梁琪安慰自己,身为一个厨子,厨艺固然重要,眼界也是不可忽略的因素呢。

只有尝遍天下美食,才能做出更美味的吃食。

在汴京城生活这些天来看,汴京人吃面、也吃肉、吃菜、也吃米,各色果蔬、各色茶奶,还真是百无禁忌。

在家结结实实睡了一晚,第二日起床时整个人都神清气爽不少。

没有电子产品的世界,人反而能关注本身、回归本真,倒也没那么难以接受。

今儿要出门,跟梁莹一起去孟记食铺。

她现在和孟记食铺可是深度合作,不仅有灌浆汤包,还有羊肉卷,虽然汤包收了独家费,利润只分两成半,但羊肉卷赚得多啊,足足有六分半的利呢。

不仅得去查看存货,还得瞧瞧账本,时刻关注着营收情况。

梁琪刚走到孟记食铺门口,就看出食铺和往日的不同了,正是早饭的时间,铺子里的食客可真不少,堂上的八张桌子全坐满了。

有的食客瞧着没地方坐,便让伙计把吃食装油纸包里,打包带走。

生意比之往日,竟又好上不少。

孟二娘忙得顾不过来,梁琪倒也不着急,在铺子里买了几只灌浆,站在门口吹凉了吃。

一直等过了早饭的时间,铺子里的人才逐渐少了。

孟二娘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笑着迎出来:“怎么能让我的东家站在外面吃,快进来。”

两人是合作关系,算作彼此的东家,梁琪被称一句东家心里美滋滋的,嘴上却谦虚着:“二娘莫打趣我。”

到了里屋,二娘泡了一些散茶,主动汇报起这几日的“战绩”。

“羊肉卷卖得太好了,连带着汤包和铺子里的生意都红火起来,如今八张桌子根本不够用,还在墙角临时加了小桌,我正寻思着要不把隔壁的铺子租下来,左右那搓毛线的行当没什么生意,店家早就不想干了。”

梁琪笑说:“你是老板,你瞧着办就是。”

孟二娘不愧是当家人,对铺子里的情况如数家珍,絮絮说:“汤包就剩明日的量,至多明儿下午,就得送来新的,还有羊肉卷,这玩意儿卖得太快了,好在你上次送来得多,就……后日再送吧。”

梁琪静静听着,觉得二娘这老板娘很是靠谱。

突然,孟二娘一拍脑门:“哎呦,差点忘了正事,你等着,我去拿账本啊。”

梁琪苦笑着说:“倒也不是很急。”

孟二娘急着拿账本,一方面是让合作伙伴信任,再就是生意做得这么好,谁能忍住不炫耀啊。

她热情洋溢地给梁琪亲自介绍:“这三日来,汤包一共赚了十二贯零三百三十文,除去成本,净赚四贯零六百文,两成半的利就是一贯零一百五十文。”

“羊肉卷就更多了,这些天一共赚了三十二贯零二百文,除去八贯的成本,六分半的利就是不到十六贯。”

也就是说光着三日的盈利,就有十七贯之多。

梁琪对这个利润很是满意,在心里略微算了下,她现在的钱,林林总总加起来,约莫有三十贯。

三十贯听起来是不少,可若真想开铺子,还差得远呢。

孟二娘这小食铺虽然小,却也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比她强多了,看人家,想扩大店面还不是当即就能实现?

不行,还是得快速赚钱。

梁琪被三十贯钱激起斗志,心里转过无数赚钱的念头儿。

难怪人们总说越攒钱越抠门,攒的钱越多,欲望越大,越知道想买的东西买不起。

她把赚钱的念头儿忍住,笑说:“二娘,有你管账我很当心,这账本也不必次次都看,你这生意也是越来越红火了。”

孟二娘脸上忍不住的笑意,把账本好好收进匣子中,有给梁琪拿了后厨新做的鲜花果子。

梁琪尝了一个,觉得厨子的手艺还不错,便又寻思起另外一件事:“对了二娘,最近旧宋门的姚木匠来过吗?”

她还欠人姚叔一顿羊羹呢。

当初承诺姚叔后,她便跟孟二娘打了招呼,若她不在家,请二娘一定要款待姚木匠一顿羊羹,花销记在她的帐上。

孟记食铺也卖羊羹,因为守着羊肉卷的供货源头,成本低,因此售价比旁家低上一层,味道却不打折,故而食客不少。

孟二娘没考虑就答应下来,保证把姚木匠招呼好。

“来了,昨儿晌午刚来过。”孟二娘说,“这姚木匠倒也有趣,旁的食客吃羊羹或是夸赞肉卷,或是夸赞味道,姚木匠却拿了一根木尺,在肉卷上比划来比划去。”

梁琪听着有趣,她大约知道那小老儿在比划什么,不就是想量量肉卷的厚度吗?看是她的菜刀削出来的羊肉薄,还是他用木刨子削出来的木头片薄。

这小老儿的胜负欲啊。

“他可说什么了?”

“我给他上酒时,听到老人家念叨着,说‘输了输了’,笑话,咱们的羊肉卷比樊楼的都薄,怎么可能输?”

梁琪笑了下,解释说:“姚木匠不是说咱们的羊肉卷输给了樊楼,而是他刨出来的木头输给了咱的羊肉卷。”

孟二娘恍然:“原来是这样。”

从孟记食铺出来,梁琪在茶果街漫无目的地转悠,寻思着再找个什么生财之道。

已经和孟记食铺合作了两样吃食,食铺就那么大点儿,一时间倒是不能再寄卖什么。

桃源巷的小院子倒是不局促,比食铺的面积还大,只可惜在深巷中,不是临街铺面,不适合开门做生意。

想做生意还是得租铺子,想租赁铺子就得先赚钱,想赚钱还是得做生意,这家伙绕的,梁琪把自己绕笑了。

若有想不出好营生来,她反倒肚子又饿了。

抬头一看,旁边正好有家果子铺,浓浓的香味从铺子里飘出,勾着人往里走。

梁琪干脆甩甩头,把一股脑儿不成熟的生意经甩走,先进铺子买果子吃。

果子中卖有鲜果,也有果饼、果糕,其实就是带馅儿的点心,四司六局的果子局就是负责做这些食物的。

这家铺子的果子种类倒是多,琳琅满目地摆出来,供客人随意挑选。

梁琪这人平时还算果断,到了吃食上面就犹豫起来,玫瑰馅饼想吃,牡丹馅蒸糕也想吃,更别说还有山楂饼、樱桃糕、百合酥……

虽然成年人可以不做选择,全都要,钱是足够,可肚子的容量不够啊。

还在犹豫着,旁边刚来的客人已经雷厉风行地选了一整盒的果子,跟店家说:“这些都给我装漆盒里,送到府上。”

说完转身就走。

才选了一只酥点的梁琪:“……”

对比怎么能这么鲜明?

她的目光落在那只漆盒上,很漂亮古朴的胡桃色木盒,各色果子盛在格子中,衬托得颜色极为惹眼。

宋朝无论是果子铺还是食铺,都有“打包走带”的服务,且和后世相比,此时的打包更是精致美观。

就如同这打包的果子,不是用油纸袋,而是用木漆盒,虽然价格贵了许多,却极为美观,许多贵府招待客人都会选这样的方式,多有面子。

梁琪心神一动,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营生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