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昼颜:工作日下午3点的恋人们★
★【作品简介】
婚后生活并不幸福的家庭主妇笹本纱和心中愁绪无人能知,在超市打工之际她意外结识了刚搬到她家附近的泷川利佳子,以及某所中学的生物教师北野裕一郎。
利佳子的丈夫工作体面,家境优渥,但是这个空/虚的女人却沉湎不/伦带来的快/感。纱和起初并不认同利佳子的人生态度,可偏偏在对方的安排下和颇有好感的北野越走越近。
木讷老实的北野生活中也有诸多不快,叛逆开放的学生,不将自己放在眼里的同僚以及学术上风光无限的妻子。他不知不觉喜欢上了单纯的纱和,两人跨越了那条禁/忌之线。
另一方面,利佳子被为丈夫的杂志画插画的加藤修所吸引,危险的情感游戏,白日美人越陷越深……
--------------------------
★【个人感想】
1:以下会有剧透和强烈主观吐槽,还没看过的姐妹可先撤退。
2:前三集真的很上头,短评第一条概括得很好。。偷/情偷出初恋的感觉(笑哭)至于后期我觉得就是社会舆论压力下的强行BE吧,据说小说会相对更合理,利佳子最后回归家庭我真的满头问号,更别说看了梗概我就无语的电影版。我的观后感就是,结局配不上主题曲(喂)
5:片尾的风格很棒,调回原速来看哈哈哈哈!话说假设发现妈妈出/轨了,我不会像利佳子女儿那样歇斯底里地反对,我天然跟我妈共进退。最后作话安利三首关于偷/情的歌曲,绝赞!!!
--------------------------
★【豆瓣引用】
【弱者的悲剧】作者:艾小柯
《昼颜》这部电视剧拍得很有意思,它非常细致地刻画了两个出轨女人的心路历程,尽可能地站在出/轨/者的角度描绘、拆解她们的最初意图、恋情发展、侥幸心理和矛盾激化后的痛苦情态。
至于大结局怎么交代,不/伦/恋在社会道德观的面前怎么腐烂溃败这都是意料之中的安排,倒不值得多费笔墨。
我比较感兴趣的是纱和和利佳子,她们在意识到自身婚姻生活不幸,欲/求/不/满之后,为什么选择偷/情而不是离婚来处理问题。
利佳子曾经跟小男友开玩笑,说自己可以离婚,但是对方要负担自己的离婚丑闻的经济赔偿、子女抚养、日常花销等。
小男友一听这个吓得脸都绿了,于是大家也就顺理成章地回到“玩玩”解闷的模式中去了。利佳子诱/惑/纱和与她一同出/轨/寻求刺激,当“昼颜妻”,摆出的理由是只有在外面得到关爱,在家里才能笑对令人厌烦的老公和无聊的主妇生活。
从利佳子的这两个剖白中,我们知道在日/本/社/会:
*男人养女人是约定俗成;
*女人婚后,尤其有了孩子之后,一般不外出工作,家庭主妇是社会期待的妇女正职;
*离婚是丑闻,对个人和家庭名誉都造成伤害;
*提出离婚的一方要向对方支付精神补偿。
基本上,离婚的成本是相当高的,除非抱着鱼死网破的决心,能不离婚就不离婚,尽量维持生活现状,哪怕婚姻中已失去了爱情。
相对的,对比一下现代美国,“昼颜妻”这种事情就会被认为十分奇葩。
虽然是保守的基/督/教社会,但离婚的社会成本相对较低,和维持的不幸的婚姻相比,获得精神和法律自由是更划算的一件事。
另外在美国的婚姻体系里离婚双方没有义务因离婚一事支付对方的“精神损失费”,因为婚姻,作为合同的一种,没有一纸定生死的时效,在一方因某种原因要解除协议的情况下,另一方以种种手段实施威逼利诱维系合同也并得不到法律的保护——实际上,双方分居达到规定时间之后,不论一方怎样反对,离婚都将成立。
当然,法律保护未成年子女的抚养,离婚的一方必须向子女抚养方支付抚养费,支付的多少依双方经济水平决定。因此,在结婚和离婚的社会成本都相对低廉的社会里,挖空心思搞婚外恋,除非是特殊嗜好者,费时费力,是很不划算的行为。
当然,这并不是说在欧美社会离婚既然那么容易,就没有维持空虚婚姻的。
实际上,“昼颜”这个词就出自西班牙导演布努埃尔1967年的电影《白日美人》, 法语Belle de Jour是一位上流社会的高贵妻子白天为娼给自己起的“花名”。除了特殊的心理因素,理解这样的空虚婚姻还要回到离婚的社会成本上去。
“上流社会”比起普罗大众的婚姻关系所涉及的金钱和社会人际关系都更多更复杂,故而离婚的社会成本也要高得多。面对高成本的离婚选择,如果有其他方式可以获得婚姻中所无法获得的情感或身体需求,同时又无需付出经济、心理与社会关系上无法承担的高成本,那当然尝试要钻钻空子喽。
言而总之,婚姻属于道德范畴,而爱情却与道德无关。这是出/轨/者所必须面对的根本矛盾。
不过另一方面,就算日本社会的离婚成本很高,也还没高到无法离婚的地步。
利佳子和纱和的“昼颜妻”运动归根结底还是出于私心——一方面要追求精神自由、Rou//体满足,另一方面又舍不得已经营造好的生活模式和经济惯性,两下都要得到,于是就掩耳盗铃沉浸在一时的放纵与任性的欢/愉中,祈祷这种have it all的美梦不要醒来。
从这一点上来说,不管在什么样的社会里,婚/外/恋都依然是令人不齿的。虽然我理解利佳子做了十五年家庭主妇独立谋生的困难,也理解纱和与北野老师惺惺相惜的爱情,却还是不得不鄙夷他们这样处理爱情的手法——说到底他们的另一半也没谁真正以死相逼,绝对不通情理,无法沟通(何况即使无法沟通,也并不等于就完全无法离婚)。
对婚姻和生活本身不满,却不能正视自身,不能作为一个独立的人,在没有遇到下家的情况下独立寻找生活的方向,而必须走到命运替他们做出选择的时刻才痛下决心,在造成所有伤害之后才不得不正视现实,强迫自己面对自己。
这样的人是生活的弱者,这样的结局是弱者的悲剧。在人性软弱这个角度上,这样的悲剧与社会制度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