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一套新的春秋装给了我,就是灰色衬衫,还有领带,还有一件短袖夏装,找装财科要来警衔,就是没有警号,制服主要用于特定的场合,平时我就穿自己衣服,我开玩笑到第一份工作就是便衣警察。指挥中心的工作还是相当清闲的,除了偶尔修修电脑外,几乎没有什么更多的事情,局里没有专门的食堂,雇了一家人做饭,也仅仅是为值班和几位局领导提供服务,非值班期间,我是得自己找地方吃饭的,于是,大部分的时候,我都在局里值班,也经常帮其他人顶班,这一局面直到第二年来了十几位新警才得到根本改观。
由于日子清闲,我每天开始坚持跑步,锻炼身体,也慢慢与大家混熟了,很快我清闲的日子到头了,公安部在全国开展大练兵活动,各级公安机关都动起来,还有考核和汇报表演,九江要组织阅警式,各个县都要派代表队参与,作为全局最年轻的民警,我被抽调参加专项大练兵活动,还被选为小教官,总共十二个人,开始练体能,警务技能,表演的警体拳,十六式擒拿格斗,还有各种抓捕动作,每周练三天,二天回单位上班,还专门配发了新款作训服,这是我的第三套制服,这套制服是我到参加新警培训唯一一套制服,穿了两个月。
到了12月份,终于接到期盼已久的通知,05年1月到九江市人民警察学校参加新警初任培训,这是我认为我成为新警的一个重要仪式,我没有在警校呆过,我认为自己必须经过警校的洗礼,才能成为真正的警察,因为我很珍惜这次机会。新警培训,主要对象是新入警的全省非警校毕业生和非应届毕业生,一百五十人,地点在莲花洞风景区,现在是庐山风景区。
三、新警初任培训
2005年过完元旦,我从瑞昌老家搭乘瑞昌市公安局的车,跟瑞昌四名新警一起抵达九江人民警察学校。九江市人民警察学校,还有一个招牌九江市政法干部学校,坐落于莲花洞森林公园,在一个村子旁边,这个村子遍地农家乐吃饭的饭馆,每天有几趟公交车去好汉坡、铁佛寺,正好经过这里,好汉坡是上庐山的爬山路,我爬过一次,上山需要大约4个小时,培训期间周末是不上课的,同期有几个同学周末没有回家,相约爬庐山,因为庐山要门票,他们就在当地人的指引下,抄近路逃票,翻阅铁栅栏时被发现,后来被通报,学校派人去接回来,成了我们那期学员一个大事件,正直冬季,山路崎岖,还经常结冰,其实并不适合爬山游玩,整个培训期间我都在学校,因为太冷,没有出去玩,当时莲花洞不用门票,我也没去。
警校建在一个半山坡上,占地面积不大,由六栋两层砖木结构青瓦屋顶的小楼外加一个单层砖瓦房组成,其中两层小楼分别是四栋宿舍,一栋办公楼,一栋教学楼,剩下的是食堂,有一个篮球场,各楼呈阶梯依附山势而建,错落有致,整个校区有两个门,象征性的挂牌,没有围墙,几乎是全开放的,外面就是旁边村子的民居,教学校有点类似80年代小学的小楼,有八间教室,上下各四间,食堂和教室成夹角,中间是篮球场,这是我们体能测试、站队活动的唯一一块小地方,作为一个警察培训基地,专门培训在职人民警察,没有运动场,没有射击场,没有模拟现场,与其说是培训基地,不如说更像一个度假小村。作为学员,这是我在这里的唯一次次培训,十四年后,我再次来到这里,是作为□□讲述专业课程。后来到了福建晋江,在泉州培训基地晋升培训,那里设施齐全,体能健身房,各种武器枪械,足球场,跑道,射击场,急救模拟假人,心理学课专用场地,甚至有造浪游泳池用于训练救援。对比两地,从理念、课程设置、以及基础设施上看,差距都是非常明显的。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但是我一直认为,思想决定经济发展水平。在职培训,特别是初任培训,大多是业务知识的教授,在培训中着重建立思想理念,要完成人民到人民警察的转变,遗憾的是,整个培训有点像一次条件艰苦的度假。在风景宜人的庐山脚下,享受新鲜的空气,住着四人间,晚上很冷,被子很薄,没有暖气,没有空调,正直隆冬,那段时间平均气温在零下,学校的自来水是从山上山泉水引下来的,水管时常被冻裂,导致断水。公共卫生间,热水供应困难,好在旁边有村落,当时附近村民都有块广告牌,热水淋浴5元,可以花5块钱到村民家洗一次舒服的热水澡。每间宿舍4个人,当时我的室友除了星子的小熊,还有修水的两个,张洋、张占宇,张洋是内蒙古赤峰人,为人爽直,自带喜剧效果的东北口音,浓眉大眼,很好接触。张占宇是湖北人,话少,内敛。我们当时分到一个班,班长吕亮,湖北黄冈人,共青城局的,我们这个班十个人,我年纪最小,大家都很照顾我,还把优秀学员留给了我,这是我工作以后拿到的第一个纸质奖励,异常珍惜,临结业的时候大家一起吃了顿饭,但是没有留下合影,其他人的印象我已经很模糊了,后来就再也没有聚过。在东南省的最后一次警衔晋升培训,我也是班长,我们组了个微信群,现在还时常有联系。
这次培训,如同度假,课程表极少,大部分的时间都是自主安排,因为有来自全省各地公安机关的,大家在一起各种交流,各种吐槽,下课后时间很长,打牌是最多的消遣。当然还有一件很开心的事情是下山,到九江市区玩耍,离市区有十几公里,只能搭最后一班公交车下山,上山就不用担心有出租车,那时候的出租车都是黄色车身,昌河铃木北斗星,长安铃木的车,还有东风起亚千里马,都是小型车。市区就是采购物品,吃的喝的,还有就是吃饭聚会,或者酒吧ktv,当然还有人闷得慌,下山去网吧玩。我比较少下山,除了同学约一起集体活动,周末我都很少出去,在学校带着,看上去有些另类或者不合群。有一次下大雪,我看到到食堂那条下坡路积雪路滑,就找个苕帚扫雪,有人看到我扫,就假如我一起,大家都是刚刚出校门的年轻人,一路欢歌笑语。
雪后第二天,我们接到消息,高速交警一个中队四个民警,在处理交通事故中,因路面结冰,被一辆失控的大货车撞了,三人当场牺牲一人重伤。中队刚组建,有五个人,一下子去了四个,牺牲的有两人,是跟我们一批入警,因工作繁忙,没有参加这期培训,消息传来,我感到震惊,这是我第一面对战友的牺牲,感到巨大的压抑,我是第一次感到如此的悲伤,第一次真真切切体会到流血牺牲是我们这个职业以后要经常对面的,那天我沉思了一天。第三天上午,我们在教室电视里参加追悼仪式,电视中家属哭断魂的场面至今历历在目。新时代,人民警察这个群体注定是默默付出,负重前行的,当你选择加入这个群体,你的家人也要跟你一起负重前行。此后十四年,我一次又一次的获悉,认识的战友牺牲,那时用□□,他们的头像永远变成了灰色,后来有了微信,有些兄弟的微信朋友圈再有没有更新。据统计,改革开放40年来,平均每天有1名以上人民警察因公殉职,有句话这么写的:我们直面黑暗,把光明留给人间。
无忧无虑的日子过得飞快,没有业务测试、没有考核,甚至我一直期待的宣誓环节都省了,原计划为期三个月的培训,因为时逢春节,压缩成了50天。农历腊月二十七,所有人回家过年,年后回家上班,我的初任培训就这么简单愉快的结束,留给我的是山上欢歌笑语,和那一张张年轻面孔,他们将赴全省各地,在各自的岗位生根发芽。他们中,有些人成了领导,或者去了重要的部门岗位,还有些调出公安机关,另谋出路,还有当啷入狱的,也有英年早逝,因为联系的极少,大部分人的情况不得而知。一年半以后,我调到东南省安平市公安局,好像是唯一一个离开江西的。
四、监控中坠落的黑影
当时离开江西的时候,其实我还是个新警,挂着一毛一的警衔。当时分到鞋都镇派出所,一呆就是八年。从社区民警,调任刑侦,虽然一路变化,但是初心不改。小许来的时候,是我在鞋都呆的第七个年头,七是一个很神奇的数字,每周有七天,是一个小轮回,中国人对七这个数字是很敬畏的,讲究仪式感,办丧事要七七四十九天,这个习俗一直持续至今。对我来说,七是一道坎,第七年是我最难熬的一年,那年我人生第一次严重失眠,也是唯一一次,入睡困难,极容易醒,平均每天睡眠时间三四个小时,长期的睡眠不足,导致我火气大,易怒,经常跟其他人起冲突,行动力变弱,缺乏思考,失去判断力,办事效率愈来愈低,很难适应工作。不过那道坎以后,我开始认识自己,重新开始思考人生,可以说是轮回的开始。对工作愈加得心应手。
盗窃保险柜,由我来指挥侦查,但是实际上参与的人不多,也没有线人提供给线报,为了尽快查清楚被盗保险柜案,按照现有的线索分析,我决定兵分两路展开侦查工作。一路由我自己牵头,开展我擅长视频侦查工作,通过视频还原现场,寻找破案关键线索;另外一路,请社区民警来帮忙,对工厂员工进行排查,重点排查入职时间段,且近期离职的,从现场的情况分析,犯罪嫌疑人对现场情况非常熟悉,进出路线,事先做了充分的谋划,因为楼下有保安巡查,无法正常出入,只能从三楼离开,还专门为此离开准备了绳索索降,据了解,三楼基本闲置,所以保安夜间巡查一般都不去三楼,还有就是嫌疑人应该是冲着工资款去的,应该是获知第二天发工资,头天保险柜内有巨款,熟悉内部情况,人算不如天算,保险柜已经没有钱,至少排除了财务部门内鬼的可能性,因为案发前已经发了工资,而嫌疑人并不知情,要么已经离职,要么是与员工有联系,为了不惊动,改有社区民警参与调查,实际上是为了麻痹嫌疑人。但是,发完工资,工厂就放假了,排查工作非常困难,只能通过人员名单来分析,老王负责牵头,老王是安溪人,大我七岁,人比较老实,警校毕业以后一直在晋江刑侦工作,从未离开过,后来刑侦改革,去了派出所,2018年我去漳州出差,当地一个刑侦大队长是他同班同学,我们还聊起他。
做好分工以后,我就带着小许去看监控,当时晋江已经开始建设高清视频,叫城市安全信息系统,第一期已经建好,正在着手建第二期,后来第三期我开始参与建设,当时鞋都作为重点,第一期建设了不少点位,总的来时,杯水车薪,还是很少,仅有几十个,在几条主要干道上,早起是交警牵头建,以大路为主,目标是追查肇事逃逸车辆,这种建设方式歪打正着,后来为打击破案立下汗马功劳,也是视频体系建设的基础。虽然高清视频少,但是普通视频还是有的,当年为了整体治安防控建设,鞋都镇和各村积极筹资,以村社区为单位,建设了一批监控,存储放在村社区警务室,没有联网,受制于经费和使用理念,效果一般,但是在现实破案中一直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后来,安平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视频建设,也是参考这个模式。我先带着小许到了西坂警务室,查看监控,西坂警务室的监控我已经很熟悉了,先布置西坂巡逻队备份,然后开始找监控,离现场最近的有个监控,在路口那,大约有两百米远,先从那里开始看起,正好监控的画面远端可以看到现场那个绳索的位置,但是夜间虽然有路灯,但是监控画面效果很差,画面是黑白色的。校正时间后,我从他们消失在工厂监控画面时间开始看,才看了十几分钟,就看到现场位置有黑影在活动,19寸的显示器,画面放到最大,人在画面上也就1、2厘米的长度,隐约能看到三楼阳台上有人活动,先是一个物品从楼下被放下来,接着是一个人爬下去,爬到地面,在走动,紧接着,我看到我这辈子都不会忘掉的画面:最后有一个人影从三楼阳台往下爬,突然就坠落下去,在地面上一动不动,先下去的人影跑向那个不动的影子,过了一小会,来了一辆摩托车,停在黑影边上,然后黑影上车,摩托车离开,很快又来了另一辆摩托车,黑影上车快速离开,两辆摩托车都是往西坂加站油路口,紧接着看加油站路口监控,两辆摩托车往四境去了,四境社区是鞋都镇政府所在地,摩托车不比小汽车,追踪起来比较费时费力,高清摄像头还好,老款的模拟信号摄像头看着真是令人绝望,好在那条路上,有两处新安装的高清摄像头,我立马返回办公室,通过公安内网观看这两处视频,视频的熟悉得益于我几年前跟建设视频的人,当时还在交警的尤长鹏熟悉,那时我还是片警,受指派向下来调研的东南省厅牛纪纲厅长汇报流动人口管理创新工作,当时尤长鹏汇报视频建设,这成功吸引了我的注意力,他一直致力于视频建设,后来我到了刑警队,因为侦查办案需要,有时也会找他,受益良多。很快就找到这两台摩托车,看到四人,分乘,驾驶员都戴着头盔,前一辆车还有中间隐约看到一个箱柜的物品,如果没有猜错的话,就是那个消失的保险柜,而后面的摩托车,就载着两个人。高清视频,如果是白天几乎能看清楚面部特征,但是晚上,速度较快,看的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