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家邪修子弟的抓捕工作,
一共进行了两天两夜才结束。
抓捕完一家,
才解开一家围困的牢笼阵法,
放余人自由。
这两日,
皇帝太叔极罕见的没有上朝。
一家接一家的世家官员跪在宫门口请罪,
请求饶过犯错的世家邪修子弟。
皇帝一个都没有见。
只见了巡防司大统领太叔悦仪。
太叔悦仪在1219小队的帮助下,
已经整理好了所有涉事人员的清单名录,
此刻正在皇帝太叔极手中。
“名单中的大多数,
都在朝堂中任职。
父皇,
拿下这些邪修,
朝堂,几乎空了一半。
这本不是巡防司该提的政议,
但马上就要迎来精怪使团了。
原本很多为此次使团来临而安排的值守之位,
也受此波及,
没人了。
该用谁替补这些位置?
请父皇示下!”
皇帝太叔极面色很难看。
他没有回话,
而是先让太叔悦仪退下去了。
第三日,
正常上朝。
果然空了一半。
剩下的另一半,
除了左相程循良,
右相胡四方,
其余的几乎都在跪地哭嚎,
请求饶过家中子侄。
极其不像话!
皇帝太叔极很烦,
烦透了,
他完全不想和这些烂透了的世家官员讲话,
皱着眉,
对着巡防司大统领一摆手,
立刻,
太叔悦仪出列,
代替皇帝高声训斥了这些世家官员!
这是之前就告知给七公主的任务,
太叔极烦得很,
干脆给自己找了个嘴替,
他要一手执行抓捕任务的太叔悦仪,好好替他骂一骂这些根都烂透了的渣滓!
太叔悦仪一边展开此次抓捕的名单,
一边逐个点名训斥。
夺了什么天赋?
花了多少金银?
害了几条人命?
什么时间与邪修交易?
一笔笔帐,清清楚楚。
有理有据,
真相面前,
事实胜于雄辩,
说的这些世家哑口无言。
而后,
太叔悦仪又文明的输出了一大段的口吐芬芳,
不带一个脏字的,
对着这些胡搅蛮缠的世家官员好一顿斥责阴阳!
骂的这些官员脸色由红转白再转青,
由不服、气愤,
再转至颜面无存的血色全失。
终不敢抬头,
再不敢叫嚷,
全都面色讪讪的乖乖闭了嘴。
闹哄哄的朝堂,
这才最终彻底安静下来。
太叔极感觉疲惫极了。
还是支撑着抛出了今日朝会最重要的问题:
“朝中空缺的大量官位,
怎么办?”
集体沉默一瞬,
刚才闹哄哄的世家官员,
再次毫不知耻的继续喧哗起来,
纷纷推荐自家没被抓捕的子侄,
叫嚷声此起彼伏。
太叔极听在耳中,
更加心烦。
他听了半晌,
不置可否,
而是问起了左相:
“左相,你如何看?”
程循良:
“陛下,
臣,老迈糊涂了太多年,
对朝中局势和各家子侄情况,
并不了解。
有心,无力。
无法回答陛下的问题,
请陛下恕罪。”
皇帝再看向右相:
“右相,你呢?”
右相胡四方:
“陛下,
臣觉得,
其他官员所说有理。
还是从世家重新选拔人才,更为妥当。
世家底蕴丰厚,
世家子弟从小接受教育良好,
完全有能力有才学。
更何况,
世家朝中任职官员众多,
家学渊源,
耳濡目染之下,
朝堂诸多琐事,
无师自通,可以很快接手。”
皇帝没吭声,
依然不置可否。
很快,退朝。
众世家带着一肚子狐疑和一肚子升腾起的算计,下了朝。
“没一个省心的东西!”
空荡荡的殿宇,
只剩皇帝和邰领侍。
见人都走了,
太叔极这样和邰领侍怒斥众人。
邰领侍哪里敢接话,
沉默。
太叔极冷不丁问了邰领侍一句:
“庙令今日怎么没来?”
邰领侍:
“长公主自去观中常住后,
就从未再上过朝堂。
不见她,
实属正常。
难得这些时日回来,
应该在宸妃娘娘处吧。”
皇帝起身,
“走,去看看宸妃。”
……
此刻,
长公主正在宸妃宫殿的小池塘边上喂鱼。
宸妃娘娘去了德妃宫中。
太叔极来的时候,
见到的就是这样的景象。
阖宫拜见后,
皇帝挥退众人,
只留下长公主,
父女二人就在池塘边,
一边喂鱼,一边聊天。
邰领侍早开启了屏蔽阵法,
护好皇帝和长公主,
让一众宫人无法听到二人谈话。
皇帝抛出了朝堂上那个没有解决的问题:
“空缺的职位怎么办?”
长公主略一思索,
给出了答案:
“启用竹门。”
“竹门?”
“是啊,父皇,
竹门中的人才并不比世家差,
甚至,
超越了很多世家子弟。
但是,
非常可惜,
他们因为寿命之限,
不得不为了几枚延寿丹,
而委身于世家,
为世家做事。”
皇帝肯定的点点头:
“继续说。”
得到了皇帝的首肯,
长公主更加大胆的直言进谏:
“父皇,
世家子弟的一切,
皆受本家恩惠,
故而,
所思所行首先忠于世家,
其次才是朝堂。
他们自视甚高,
目无皇家,
所以,
当朝堂与世家冲突的时候,
他们会遵照世家意愿,
站在世家一派,
而与皇室作对。
譬如本次划地成河节的造反,
正是源此。
而竹门,
无论忠诚,还是天赋才华,
皆在世家之上。
他们没有根基,
所求最大,
不过几颗延寿丹。
世家给得,
我们皇室如何给不得?
不同于世家的理所应当、狼心狗肺,
对于皇室的恩赐和重用,
他们会知恩图报、忠心无二。
再者,
朝堂之事,
竹门的家族,
给不了他们任何帮助和依靠,
他们所能依靠和仰仗的,
只有陛下!
何愁没有忠义之士?
至于天赋血脉和治世之能,
竹门,
才是真正才华广博、底蕴深厚的济济蓝海!
而世家,
天赋血脉日渐式微,
已难堪大用。
不然,
怎么会有邪修抢夺竹门天赋一事发生呢?”
皇帝太叔极听得心中一动,
颇有几分振奋之感。
长公主想了想,
犹豫的补充:
“父皇,
虽然过去很多年,
不知现今情况如何。
但是在儿臣遁入观中之前,
我就已注意到,
很多世家子弟与政务一事,
丝毫不通,
却全凭几颗延寿丹,
拉得诸多竹门人才做自己的身后幕僚,
代自己处理政务、撰写公文。
如今拿下一半的官员,
看似朝堂影响深重,
其实,
真正办事的身后竹门代办们,
并没有消失。
这场清洗,
只是洗去了叛匪和蛀虫,
并没有真的撼动朝堂根基。
世家不作为,
竟找代办?
那皇室,
何不将他们身后真正做事的竹门人才,
直接提到朝堂?
授官,
直接为陛下做事!
他们既有才华,
又有经验。
接手补充空缺之位,
不过由幕后走向台前而已,
完全是顺手的事情,
丝毫不影响朝政运转。
父皇,
不该因为出身而隐没了才华。
我们应当越过世家,
给与竹门发挥才华的舞台。
此刻,正是良机,
何乐不为?”
皇帝看向长公主的目光,
全是赞赏。
“不愧是我最中意的孩儿。”
对比想到只知跪地哭喊“母妃”的太子,
心中真是又气闷,又遗憾。
“假若当初没有遇见吞赋兽……”,
看着长公主,
太叔极忍不住心中酸涩,
却怕女儿心伤,
只敢在心中暗暗想,
没有说出口。
太叔极得到了答案,
愁眉已展,
心中一片豁然开朗。
他继续问:
“皇儿,
你可有人选推荐。”
太叔庙令摇摇头:
“父皇,
我多年住在观中,
早已不涉朝堂,
不认识如今的人。
我,无人可荐。”
皇帝颇有几分遗憾的盯了这个多少年不见的女儿一会。
什么都没说,
起身离开了。
自找隐卫速去调查,
以待心中有数后,
再找吏部去办。
……
隐卫速度极快,
很快将名单交给皇帝太叔极,
详细标注了,
什么人,代哪位世家官员做什么事。
这并不难查,
世家自大,目中无人惯了,
日常带着这些竹门人才堂而皇之的代自己办公,
几乎成了惯例,
都是走的明路。
很多人都知道,
大家甚至彼此熟识。
太叔极仔细的挑选着最合适的人选,
很快召集吏部,
当天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