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香满楼,李万里找间书店,买些纸开始写契书。他随身行李有笔墨,不用另外买。
写好后托人带回家。家里一切都已经安排好。李万里不可能凡事亲力亲为,干脆放开手。对张守用人不疑,对家人相信他们即可。
在镇上买上一些热食,李万里雇马车回书院。家里阔绰些,他能自己雇车走,方便许多。
另一头,马坤从李万里这里得到不少李星和的信息。开始被李万里打击到,马坤自我安慰后很快生龙活虎。
爱拼才会赢!
至少自己不是一无所知地撞南墙。现在,可以看着前路撞南墙。
马坤信心满满!
马坤斗志昂扬!
每天都期待上学。马父马母以为他开窍了,终于爱上学习,私下开心不少。可惜,马坤志不在青山书院。
他最期待的是放学后能偶遇佳人。为此,他综合好友、话本里不少的桥段,想了不少能展示自己才华、英俊不凡的相貌等等场景、话语。
只是,真见到李星和,提前设想好的言语却一句也说不出口。
他支支吾吾,话本里龙傲天的言语羞耻到说不出来。
在李星和疑惑的眼神中,马坤终于蹦出李星和最喜欢的话来,“要十个书签。”
李星和了然,差生又来买文具了。怪不得考不上秀才,不如自己哥哥。但是对于自己的顾客,李星和无师自通把顾客奉为上帝。他露出真诚的笑容,手脚麻利挑好十一个书签。
李星和特意把书签给马坤看,“还是给公子包的精品,两文钱一个,一共二十文。公子买得多,送公子一个。过两月,我们在镇上梨花街开店。店里什么都有得卖。这多送的一个,后面刻了我们新店的地址和开业时间。开业时有活动,公子可以来瞧瞧。物美价廉,保证不吃亏。”
马坤乐呵呵收下,给完铜板心里还美滋滋的。果然有进展,李家开店铺都特意通知自己。
旁边的书生一口气挑了两个笔盒。这名书生家就在镇上,父母在镇上卖猪肉。往日经常来买文具。李星和对熟客都有印象。
昨晚,书生学习到很晚,睡前蹲个茅房的功夫。再回来,发现有老鼠在舔他的毛笔,可把人恶心坏了。毛笔直接放笔架上,刚洗干净墨水就被老鼠舔了。
那老鼠还不怕人,听见脚步声,回头直勾勾盯着人看,看得书生心里发毛。书生很久才反应过来,刚脱下鞋子想砸老鼠,才发现老鼠早就逃之夭夭。
书生家境不错,但也没奢侈到能直接丢掉一支上好的貂毛毛笔。可是,哪怕第二日母亲把毛笔洗上好几遍,书生也无法克服那种恶心的感觉重新拿起笔。
这支贵价毛笔以后只能沦为书房的摆设。扔掉心痛,放着心痛加恶心,送人心里又过意不去。
今天一下学,书生赶紧过来买笔盒。他是熟客,见过密封的笔盒。先前觉得没必要浪费银两,笔架更方便,自己喜欢用笔架。现在才知道,笔盒才是必需品。笔盒太适合他这种有些洁癖的书生了。
笔盒价贵,要五十文一个。笔盒是挑选上好的韧竹,片成薄片编织而成。根据编织方式不同有好几种纹路的。最后刷上不同颜色的桐油。
更妙的是,还可以购买不同的竹编小玩具插在笔盒上。若是怕人笑话,也可自行拆卸。书生没忍住,买了两只憨态可掬的竹编小猫。小猫多好,专克老鼠。
李星和手脚麻利,把两个书签展示给书生看,“送公子两片书签。这是我们快要开新店才有得送的。本来是一人送一个,现在偷偷送多一个给公子。这片简单的后面有我们店铺的地址、开业时间,届时别忘了来光顾。另外一片是我们常卖的款式,公子日常都可以用。”
书生很高兴,没想到能多送两片书签。在这名书生的大力宣扬下,李星和两三天卖掉十几个笔盒,直接把库存清空。
李家已经在镇上找好商铺,一年租金二十两。铺面不大,位置有些偏僻。但何大舅蹲点好长一段时间,青山书院的学子从书院回镇上,多数人会走梨花巷的十字路口。这家店铺在十字路口的左侧第二家,因而租金不便宜。
李星和打算卖“山野杂货”。
一类是竹编品,包括书生用的书签、笔盒、书箱书笼等等,主要做书生的生意。这类商品会占多数。
另一类是山野奇货,比如他家的竹荪以及在山林中找到的各种珍稀野货。但是像野兔野鸡这类活物,李星和不打算放到店铺里卖,怕书生嫌弃不进店。
最后一大类可以归纳为生活用品类,其中以女子、哥儿的需求为主。像竹篮、竹筐、草包之类的。但是这一类都会把体积缩小,以美观为主,主要是卖给镇民。李星和还让李秋水绣了好几条长长的彩色三角巾。把这些三角巾绕到竹篮的拉手上,在侧边绑个蝴蝶结,好看极了。
绑三角巾和不绑三角巾的差三十文。何二舅编着竹篮吐槽,“多块布作甚?多三十文还不如去买两斤肉来吃。”
新进门的表嫂很喜欢,“真好看。又精致又小巧。”
李星和要送表嫂,表嫂不肯收,说自己掏钱买。
何二舅不懂,但何家人对自家人都不错,“直接从我工钱里面扣。”
刚开始,何二舅为支持李家做生意,是不收书签的工钱。都是趁闲暇时赶活。但李万里坚持给,于是两家商定先卖货,卖出去再给何二舅工钱。
后来,李家的竹编卖得越来越好,何二舅差点忙不过来。李家拿一次货就给一次工钱。何二舅睁眼闭眼就是砍竹子、晒竹子。
他们村有一块公用山林有竹子,平时大伙挖竹笋、砍竹子都是免费的。但没人像何二舅这般用量大。何二舅砍得村里人脸都绿了。现在,何二舅是自己掏钱买竹子。竹价廉,买竹钱不多,都是费人工。
二舅母调侃,何二舅被竹子腌入味了。
说回马坤,马坤不高兴。凭什么送自己一个,送那个书生两个。
“我也要一个笔盒。要最贵的。”
最贵的笔盒有两层,八十文一个。还没有书生买过,也许跟多数人的毛笔还没多到能放两层有关。没想到,今天卖出去了。
从刚开始卖竹书签开始,哥哥的同窗就是冤大头。李星和在脑海里呸呸好几声。想错了,明明是自己的财神爷。
李星和会做生意,明白有舍才有得。利索地包上一片精品竹签送给马坤。这可是他的大主顾。虽然李星和不明白,马坤买这么多书签,到底有多少书要看。这一天天的,马坤就两只眼看得过来吗?
李星和不解,但是李星和不问。只要卖出去就好。虽然不明白,但目前来看,马坤是他们家最忠诚的用户了。这就是哥哥说的,死忠粉,千载难逢。最重要的是,马坤不但有需求还有钱。真双向奔赴。
马坤问起新店铺的事情。李星和侃侃而谈,恨不得马上拉人进店消费。说得自家店铺天上地下只此一间。现在,说些大话李星和是脸不红心不跳。
马坤非常会捧哏,更何况他是真心实意觉得李星和说得都对,两人一唱一和,不少路过的书生都会停下来听一听。
知道两月后梨花街会开一间“山野杂货”还是“山野奇货”的店铺。但是又跟他们有关,不少书生好奇,纷纷表示等开业当天要去瞧一瞧。
再一看,开业当天正好是学院休沐。这下要去的人更多了。还有人当场跟同窗约好。
李星和开心极了。刚开始租商铺,他还担心亏本。摆摊不用租金,最多亏掉给何二舅的工钱。租商铺就不一样,一年二十两的租金是固定的。现在,他们家请人装修都要花钱。这要是亏了可是止不住的。
而家里又是买地请人,卖酒方的银子岌岌可危。
但李万里一直安慰李星和,让他放心大胆去做。李万里表示自己本来就有开店的打算。竹荪大批量上市后,除了找人合作销售出去,他打算在镇上开一家“专卖店”。所有人,尤其是有合作意向的商户都能通过这间“专卖店”联系上他们。
但是只卖竹荪太单调,浪费铺面。李星和卖山野杂货既很竹荪有关,又不失格调。多好,还能补贴租金。
看好的铺面,后面带一个小院子和厢房。以后李星和可以直接住镇上,不用来回奔波。李天德不用天天去接人。家里还会再安排一个人和李星和住,人选还没选好。要找个胆大又能和李星和处得来的。
两人聊得尽兴,李天德在后边等上好一会。还是马坤提醒,李星和才发现李天德来接他回家。
马坤对李天德非常客气,夸李天德对自家孩儿好,千里迢迢亲自接人。夸李天德气度不凡,李万里读书了不得,李星和会做生意。
明明是李天德平常在做的事,从马坤嘴里过一道,完全不一样。说得李天德不好意思,自己明明没做什么。但李天德还是非常认同马坤的话。都是自己的孩子,自然得疼着。
而且,自己的孩子的确很优秀。万里自小懂事,读书勤勉,现在是翠竹村第一个秀才。星和一人在外摆摊补贴家用,夏热冬冷从没抱怨一句。秋水前半生婚事不顺,但从小懂事照顾弟弟。现在更了不得,进了文绣院,绣出来的花鸟跟真的似的。
李天德在马坤的攻势下,连连点头。说得太对了。今日的李天德已经不是锯嘴的李天德,他学会夸人,“你也是,很好很好。”
送走李家父子,马坤开始复盘。这个复盘还是跟李万里学的。只不过,李万里教马坤复盘的是学业。
虽然没按计划进行,但是今天李星和对自己笑了很多次。两人还说了很多话,可谓是进步神速。
另一头,李星和的确对马坤稍微改观。千阳哥哥说过,书生不一定都是坏的。像他哥哥就极好。想来能跟哥哥成为好友,马坤人品应该也过得去。今日,马坤帮了大忙。
李天德没有多问,只是一路让李星和注意脚下,别摔跤了。李天德算想明白了,自家孩子都是有主意的。自己一介农人,给不了李万里建议。干脆做孩子最坚实的后盾即可。至于其他的孩子,女儿、哥儿的心思,李天德哪懂?只要没人欺负孩子,他不插嘴不插手,由着孩子去。
李星和失笑,“爹,我都多大了。还能摔跤不成?”
“你六岁那边,摔掉门牙。你娘气我没看好你,大半个月没跟我说话。”李天德默默翻旧账。
李星和讨饶,“爹,你快忘了吧。我一定好好看路。”
媳妇不理我多大的事啊。李天德当时可是发誓一定不再犯的。